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要闻老栏目

【校友风采】回归自然 守护田园:一位新农人的家乡梦

——记我校2005级法学专业校友 刘丽萍

2019年06月27日浏览次数:1899设置

本网讯 刘丽萍,我校政法学院2005级法学专业校友,河源市和平县瑞丰种养专业合作社创办人之一,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很多人会不解地问她,一个大学生,学了四年的法律,为什么会选择放弃大城市的生活,而回归到农村,去做一件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不符的事情?每当听到这些时,她都会会心一笑,因为她知道,田园才是她的归属,才是能让自己身心归于平静的选择。近日,我校校友办对她进行了专访,听她讲述自己不平凡的故事——

走出农村 求真向学

小时候在外婆家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却丰满了我整个童年的记忆。

骑在大水牛背上,随着大水牛前进的步子,身体有节奏的摇摆着;农耕时节,看大水牛在泥坑里打滚,农闲时,则牵着牛儿去山上吃草,听竹林里的小鸟唱歌;白天和哥哥们在泥田里抓泥鳅,在河边钓鱼,看小溪里的小鱼小虾,还有池塘里的小蝌蚪。田园间小道旁,那些水稻和菜地里种的那些豆荚、卷心菜、最爱吃的茄子……是最天然的玩伴;那田园的气息,是我闻过最美好的味道。这些记忆,就像是一颗种子一样深埋在我的心田,默默地吸收着养分,等待着有那么一天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刘丽萍校友近照

随后,我就被接回了在县城的爷爷家,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跟其他所有普通的孩子一样,学习着成长着,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家乡,直到2005年参加高考,幸运地考上了惠州学院后,才第一次远离家乡,才体会到“想家”的滋味……

回想起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自己有满足,也有遗憾。满足的是,遇到了治学严谨、亲切可爱、亦师亦友的老师们和温暖有爱、团结互助、积极上进的同学们。在这么一个认真向学的团体里,自己也养成了对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习惯,我想这对于我往后的人生而言,是最为宝贵的财富,而遗憾的是,那时候的自己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大学毕业出来工作之后,面对现实和竞争,自己才深刻地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强大的知识支撑,绝对是自己迈向人生台阶的关键力量。我遗憾自己没有更好地珍惜这段可以专注研学的时光,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更不懂得自己身上的责任。

反哺农村 守护田园

时间来到2014年,第二颗种子诞生了。2013年与相恋多年的爱人结婚后,终于在2014年迎来了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想这是我们人生最重大的转折点。因为我们成了这颗种子最重要的守护者,看着这个小小的人儿,我们开始思考我们要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我们认真权衡自己的所有及未来,来判断我们能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有着深深的家庭观念和田园情怀的我们,认真地考虑到现在的生态环境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总觉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于是我们决定要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来做一些生活态度和方式上的转变。

商量好未来的计划后,我们离开了生活了四年、人人都向往的充满着魅力与希望的城市——深圳。我的爱人放弃了前景大好的IT行业,而我也开始转入一个新的角色——一个孩子的母亲。我们内心最想要做的,是带着孩子一起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守护田园。

瑞丰合作社一角

因为我们本身并不是学农业出身,所以我们用了很长的时间去学习、去了解、去调研。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在了解种种风险、克服种种困难之后,终于在2015年,成立了和平县瑞丰种养专业合作社,办起了原生态农场——我们想要做一个有温度的农场,让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为一个有温度的人。这是我们追梦的开始,也是播种的开始。

关于合作社的成立与发展,我们始终认为要以开放的心态,相互尊重、平等的沟通、交流与相处,才能让村民“听得进去,说得出来”。为了让村民能够准确理解土地入股制度的相关知识,我们在协调土地入股的过程中,切实做到把保护好村民利益放在优先位置,先后制订、实施了“社员优先”的用工原则,“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的保障机制,以及“财务监督+经营决策”的管理制度。

截至目前,我们已带动153户农户和23户贫困户分别以土地入股和产业资金入股等形式加入合作社,累计整合了1100多亩田地和山林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合作社还因地制宜,以保护原生态为根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原则,带动村民以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生产方法,代替以往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搭载“互联网+”的快车,开展电商销售模式,为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到今年,合作社已辐射带动周边村庄也一起保护生态,接下来将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争取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我们通过积极参加农业农村部及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的各类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与培训,在县农业局、县水果研究所等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下,不断地学习专业化的科学的种养技术,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管理理念及营销方式等。在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瑞丰种养专业合作社于2018年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广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被河源市农业局评为“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当我们“新农人”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我们总会提到一个词叫“情怀”。是的,从事农业生产与开发,是一个时间周期长、资本投入高、风险未知的行业。如果不是真正的热爱,或许根本无法坚持下来。从2014年筹备到2015年成立,直到现在,已经是我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第五个年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很长,责任很大,意义很深,我们将不忘初心,踏实前行。

希望我们的不断努力,可以让我们那原本就充满着灵气的家乡可以增添更多清新的气息,变得更有生机,可以吸引更多的年青人愿意回到农村来当“新农人”,可以让村里少一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同时,也借合作社及生态农场这个窗口,可以引起更多人对生态、对环保的关注,并愿意身体力行,参与到环保行列,共同保护环境,守护田园。

不断成长 振兴乡村

2017年底,本人有幸被推荐为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经过层层考察,最终于2018年1月22日被省人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确定了代表资格。自此,本人正式成为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对我而言,这意味着自己在五年的人大代表任期内,要像一颗种子一样,快速成长起来,才能更好地观察社会、观察农业农村,才能更好地为民发声,为民履职。这既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

2019年1月,参加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左二为刘丽萍校友

记得在2018年初首次参加省人大会议的时候,自己特别慌张。一是因为自己刚当上代表就要代表人民参加会议,审议政府及“两院”等工作报告,确实会担心自己没能把握好这个机会去把自己关注的事情和问题表达清楚。二是第一次直接跟省市领导和其他代表一起开会,神圣责任感让自己倍感压力。然而在会议开始后的第三天,自己就开始进入了状态。因为在前两天的会议交流过程中,省市领导的高瞻远瞩、各界代表们的积极献言,不断地在拓宽自己的思维与视野,每个人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制度的改革、生态环境治理等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大家的积极努力,让我有一个感觉,就是会议中的每一个人,更像是一个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未来而团结在一起,结合自己所处的行业或者关注的板块,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透过一些社会现象去探讨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一个团队,这让我倍感自豪。

对于从零开始从事农业的我们而言,一路走来遇到的种种问题与困境,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专业的技术指导、科学的管理方式、可信的农业物资等等,是保障我们农业良好发展所必须的。于是我在2018年省人大会的小组审议上建议省政府与我们省的一些高校来联合开发一个专门帮助农民进行全方位交流学习互动的一个网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即时获取最为先进、更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可以通过交流分享到更多的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预防及化解农业风险,同时也可以搭建人才供需平台以解决农村发展人才紧缺的问题,提供常态化专业化的在线学习培训来促进新型农业主体的不断成长等等。

令人感到开心的是,就在2019年5月底,在我参加华南农业大学举办的“2019年农业经理人培训班”的时候,有一位华南农业大学的教授说他们现在有一个团队正在开发这样的一个信息服务平台,他们也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可以为更多的农民服务,为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是一份光荣而重要的责任,我将尽己所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提高自己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切实履行好自己的代表职责,不负人民重托。

就这样,田园情怀这深埋于心的种子,遇到了合适的条件时,它开始生根发芽,也带着我开启了回乡筑梦的路,筑一个田园梦,筑一个家乡梦。希望我们回乡筑梦的路可以走得踏实一点,可以为家乡的振兴之路作出一点点自己的贡献。

附相关简介:

(一)刘丽萍校友简介

刘丽萍,女,1986年11月生。中学六年就读于和平县和平中学,大学就读于惠州学院政治法律系法学专业(2005级)。2009年大学毕业后,在和平县检察院办公室任事务官一职。2011年辞职后到上海乐高船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IT部任文员。2014年随丈夫(苏勇钉)返回家乡创业,2015年创办和平县瑞丰种养专业合作社和瑞丰生态农场,从此正式成为一位新农人。2018年被选为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二)和平县瑞丰种养专业合作社简介

和平县瑞丰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4月10日,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带动153户农户和23户贫困户分别以土地入股和产业资金入股等形式加入合作社,累计整合了1100多亩田地和山林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其中已种植面积为300多亩,分别种植有猕猴桃、鹰嘴桃、脐橙、红心蜜柚、杨梅、枇杷、三华李等水果作物,着重于打造一个四季果园,目标是做一个有温度的农场。余下的山林则保持原始状态,计划用以发展林下经济,因为只有绿水青山,才会有金山银山。2018年,合作社农户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2%左右,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8年分别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广东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农民田间学校”、被河源市农业局评为“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单位”、被河源市农业局评为“河源市示范家庭农场”。

  

供稿:校友办

审稿:罗传宝 陈雄辉   审核: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