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卓越法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法学专业应用型人
日期:
2016-12-05
阅读次数:
6

    2016年11月26日至29日,广东省卓越法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为落实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更高效地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组织董立山、秦兰英、陈新华、邓芳、胡黎莉、付丽宁、杨云君、谢文俊等八名教师前往杭州参加了中国法学会培训中心举办的全国高校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暨实践教学改革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我院教师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重庆大学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有关专家学者围绕“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与法学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规划”、“应用型法学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法学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创新”、“法科学生的核心能力及其培养”和“模拟法庭教学与竞赛实践”等七大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杜焕芳教授作了题为“应用型法律人才与实践性教学”的主题发言,针对中国法学教育发展现状与主要任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与改革和应用型法律人才与实践性教学做法等几个方面作了深入剖析,认为目前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社会需求存在脱节,与法治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有差距,法科学生的实践操作与运用能力、法学素养与法律思维有待进一步提升,并提出应以案例为课程中心、以训练为课程方式,发挥法学院教育在实践教学领域中的比较优势等建议。

    西南政法大学的石经海教授作了题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与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主题报告,首先对卓越法律人才计划实施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认为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的主要任务应包括分类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创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和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其次介绍了西政卓越人才计划与实践教学探索的经验与教训;最后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之实践教学进行了展望,提出法学实践教学探索需有科学的定位根据、法学实践教学需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标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王均平教授则针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设计和实践操作”作了专题报告,围绕“引子:大学现存人才培养问题”、“前提:大学本体特质理性诠释”、“关键:正确选择和抓住牛鼻子”和“突破:人才培养机制攻坚项目 ”等四个方面展开,对我国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设计和实践操作层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和与会人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平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