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师范生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培养更高质量的未来教师。政法学院于10月19日上午,邀请惠州市一中张哲老师、惠州市二中段国玉老师开展嵌入式教学活动。
政法学院张小平副院长针对前期课堂、作业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强调“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及“学科素养”在备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应对“核心素养的目标与有限教材内容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方法。
段国玉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主题进行模拟授课,向学生讲述自己的课程设计思路。针对初一学生的学情,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注重采用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经验,同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及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分享各层级授课侧重点。
张小平针对段国玉的授课进行回应,认为从课件制作、教学设计、语言运用等方面肯定了段国玉的教学,同时,针对教学过程中“精细知识点过多”这一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
张哲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板书上课”演绎历史教学课。结合课程标准和自身的教学经验向学生讲述自己的教学见解,强调“眼中要有人,口中要有事,心中要有情,胸中要有梦”,分享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建议:包括故事教学、更多地展示数字信息、抓住一些细节并将其精准化。
两位老师授课完毕后,19历史1班的袁珂嵘同学上台进行模拟授课,张哲和段国玉授课进行点评,张哲肯定了袁同学的“新课导入”后结合切身体会,认为学生阐明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对学生“凝神起兴”的重要作用。段国玉结合自身经验谈到增加“学生讨论”环节的重要性。张小平副院长做出点评,张小平针对袁同学在课程各环节的流畅程度和衔接地方的到位程度提出建议。
张小平针对今日的嵌入式课堂教学做出总结,两位优秀教师的教姿教态、语言运用、课程设计的内容及理念、家国情怀与课堂的自然融合等多个方面十分值得学生学习,为未来做一名优秀教师打下良好基础。
课堂在精彩的演说中拉下了帷幕,许多同学仍意犹未尽,相信在听了两位老师的分享后,同学们对于做一名历史教师也有了新的思考与规划。
(图/文:林溦烁,审稿:张小平,审核:罗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