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晚,我院在旭日科技大楼1601社工实验室开展第六期科研分享会。由社会工作系老师朱展仪主讲,宣传部部长金伟、学生处处长胡萍以及政法学院老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分享会,讲 座由政法学院副院长周巍主持。
此次分享会的主题是《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研究进展及启示》,朱博士将其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青少年的自杀现状及其相关概念,其中她指出抑郁症是青少年自杀的最大诱因之一,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现状值得关注;第二部分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角度分析了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因素,其中应特别注意成瘾行为,数据显示,在我国尤其是广东云南等地,青少年的药物滥用与网络成瘾行为比例较高;第三部分分析了主要的干预手段,包括危机调适模式、生态模式、三级防治模式以及家校合作干预模式;最后,朱博士呼吁应重视青少年自杀问题,找出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并及时干预,注意多学科交叉研究,政府、社区、学校、家庭、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共同努力完成这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
对于此次分享会的研究,金伟和胡萍分别对此课题做出了点评。金伟指出,青少年的自杀行为一定是多因素导致的,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所做的自杀行为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质,要从类比性中找到差异性,抽丝剥茧,从青少年的家庭与生活中剖析其自杀的原因,从蛛丝马迹中干预青少年的自杀行为,注重家庭生命教育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胡萍指出,如何进行有效的干预,如何收集学生的真实信息以及如何完善学生自杀后的善后管理是此课题的核心问题。要平衡好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尽量接近真相的同时也要体谅家长的心情,减少对它们的二次伤害,学校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对失去孩子的家庭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怀,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与会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交流,最后周巍做了总结,感谢金伟与胡萍老师的莅临指导,同时也希望政法学院的教师们在学术课题的研究上迸发出更大的火花。
(文/温桐瑶,图/林思宇,审稿:周巍,审核:罗传宝)